【耽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评《山河不夜天》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评[耽美]《山河不夜天》 4.7分[耽美穿越] 《山河不夜天[穿越]》作者:莫晨欢【完结】
http://enjoyreading.top/thread-16277-1-1.html
======================
我这样一个茫茫人海中最普通最渺小的人,抛开社会的进步人权的获得,有时难免深恨自己生在如今的时代,庸庸碌碌,为金钱为利在蚂蚁人群中辛勤的搬砖,这就是现代人最踏实也最合适的人生了。社会环境让我们很难有思想余地去像古人那样迸发出浪漫的,蓬勃的,激情的思想碰撞,那种虽只属于极少数阶层人士但那么绚烂的火花,很遥远,也很难。
这篇穿越文的几位文人学士高官将领,身上都带着那样耀眼的火花。从最后败于官场黯然退场的纪相,余潮生,到官至一,二品大员的双男主,再从于政治斗争中跌落深渊的松青党人,到在党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蒸蒸日上的琅琊王氏两代当家人,甚至在眼花缭乱的官场倾轧中陆续出现的各类人等,他们都各自有抱负,有理想,有手段,有智慧,有执着。无论胜败,这篇文里都没有出现坏得彻底的,脸谱式的反派人物,个人认为这点真的特别可贵。
我很喜欢男主唐景则对余潮生的那短短的叹息:
“他望着余潮生离开紫宸殿的背影,他忽然在想,余潮生到底知不知道,是谁害了他。
但真正让他得到如今下场的,正是他自己。
这世上当官不易,当奸臣不易,当好官更不易。”
我觉得余潮生是知道的,正因为他明白,所以他没有如他的老师期望和习惯的那样,抛开国家的利益,踩在战争的硝烟上去弹劾政敌,他用自己的贬谪避免了战争可能出现的动荡,保证了无数潜伏于敌国的探子的安全。余潮生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好官,所以他在当时的朝政状态下败了,那个时间点,需要的是如王溱这样的绝对掌权者,有才华有魄力,奸猾果决懂得舍,唐景则和王溱想要做成的事,想要做出的改变,让他们必须最大限度的排挤和削弱政敌,让自己的抱负和政见得以顺利推广发展,所以王溱不会手软,所以余潮生远贬昌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如果只是白纸黑字上的朗朗口诀,如果只被文人拿来于口中笔下慷慨激昂的展现自己的思想厚度,那就太对不起张载了。而要将之付诸行动,哪里是单纯简单的事,为官为政,本来就是一门堪比浩瀚深海的学问,那颗最初最真的心思,那想要山河不夜天的愿景,要被层层手段与心计包裹透润,才能闯过惊涛骇浪,得以绽妍啊!
这篇小说从十二岁唐景则的读书科举之路写起,到他与爱人最终携手站在朝堂高位截止,洋洋洒洒写出了架空类宋朝时空下,以一个毫无身家背景的从山村走出来的孩子前半生奋斗得失为主线。其实最开始我差点弃文,因为我实在不太愿意看做果汁开火锅店的穿越手段,无论男女。不过还好,因为作者前期强调了,穷得读不起书的唐景则只希望赚点钱继续读书,然后加油考个秀才......是的,我们的男主开始只想成为秀才,然后经个小商,在普通县城里,有秀才身份,不在社会最底层,不会被随意欺压,开一两个赚钱的店,能养活并且好好的养活自己和妹妹就行了。宁要世代为秀才,不要子孙成翰林。
因为他只有这样的小小心愿,所以果汁火锅我且都忍了,然后他就遇到了梁博文。梁诵梁博文,姑苏府府尹,天下四儒之一的梁博文。梁诵是影响唐景则最深的人,是他规划人生之路的转折,是他思想从单薄青涩到厚重成熟的导师,是给他人生立下真正坚定信仰和理想的人。是执着他的小手让他练好馆阁体,教他这样一个从现代博士穿越成古代小儿的人如何去考科举的老师。他教他怎样才叫“考”八股文,他教他形式与模板,教他如何做到平仄工整,正是他教他的这些,才打开了唐景则的科考之路,让他一步步从乡野小子走到金殿传胪。我看了数不清的穿越文,科考文,官场文,也曾疑惑于他们(她们)考试的道路那么的平坦,好像一切都握在手中,所有都是信手拈来。要知道哪怕是在现今,要想过那独木桥,踏进一流学府,也需要多少的努力看多少书懂多少知识,还要知道多少读书考试得分的技巧啊。这些,都被梁诵教导给了唐景则。唐景则没有父亲,梁诵于他,是师,如父,传授他未来立身的知识与途径,也教授他将来立心的道理。唐景则对未来的期许,本来只有一个考中秀才开店养妹,在梁诵的言传身教下,终于懂得什么是“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梁诵带着唐景则,踏过那个安稳度日的小富乡绅梦,踏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路。
梁诵是松青党人,是松青党党首钟泰生的至交好友,两人皆为天下四大儒,才华洋溢理想坚定。二十五年前的宫变中,钟泰生辅佐的太子身死,开平皇帝赵辅继位,为免犯天下文人口舌,钟泰生没有被赐死,一直被关在监牢中,二十五年后“病”死。得知钟泰生身死的消息,唐景则夺门而出,奔至老师住所:
“雪后出了太阳,日光映雪,倒入房中。书房里没有点灯,却被这雪光照得透亮。房梁上悬着一条三尺白绫,炭盆中的银丝炭静静燃着,唐慎送的笔墨砚台还放在桌案上。梁诵今日穿的是一件宽袖长衣,那长长的袖摆悬垂而下,微微摇晃,正掩盖着唐慎送的徽墨砚台。”
不知是我真真心太软,还是年纪渐长很容易被感染被打动,我被这段短短的描写,染红了眼眶。梁诵因知交的死而自尽,原本为这届考官的松青党罗大学士因钟大儒生的死自尽,之后唐景则去到一座小小山村,村里一位老举人,也在得知钟泰生死讯之后自缢身亡,他只能勉强算个松青党人,只在当年考举时有幸去过天下读书人都向往的松清文会。除了朝堂上大大小小的二十多位官员相继自尽,天下还有很多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文人学士,只为了摆正一个千古骂名,于无力回天时只得以死明志,在寂寂无人的地方悄然死去,史书上永远不会记下他们一个字,可他们也绝无怨由。时代不同信仰相异,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这些人对生命的轻重珍惜,只说这士子气节,一腔热血,当真看得我眼热。
唐景则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毅然抛开了曾经的平坦规划,他踏进了盛京,开启了飞速一般的科考,晋升之路。唐景则曾经不明白,这世上有什么比性命更重要,有什么能让先生以死明志,后来他懂了。从秀才举人到风姿绰约的探花郎,从起居郎到三品工部右侍郎唐慎,唐景则将老师梁诵深深埋进了心里,他想出人头地,立在朝堂最前的位置,他想用他的一生,还他们一个史书长青!
这本书的这个部分,每每将我看得心潮澎湃,热血激荡。而书中爱情线所占比重并不算太大,虽然如此,可是对双男主的描写一点也不少不敷衍。王溱王子丰,唐景则的师兄,到了大概全书的近三分之一处出现,我文笔有限,不太会对单个人物进行描写,实在写不出王子丰这样的古代仕子的风采,但那出身琅琊王氏,从乌衣巷走出来的男子,真正是个清新俊逸的风流人物,他状元及第时,曾被御笔亲赐“状元无双”,唐景则第二次见他,就在那嘈杂的街道中,师兄身姿笔直,剑眉星目。然而梁诵曾告诉徒儿,王子丰是最会做官、最会当官、最能当官之人。师兄比之小师弟,更加聪慧通透,圆滑却不世故,谨言慎行却不迂腐。在他温文尔雅的外表之下,有一颗腹黑至极,九曲十八弯的心。
最近的小说啊,往往光是翻个简介就能让人倒足了胃口,我就不懂了,现在小朋友的笔下,一出现心思缜密的人,就是偏执狂,还是法盲,对腹黑的证明动不动就是对看不顺眼的人(反派)打断个腿打折个手臂...这里的王子丰,是我近来看过的将腹黑心机演绎得最生动最极致的男主了。无论是在朝堂之上党争之中,还是对其实早早就为之动心的小师弟景则,他的不动声色,算无遗策,步步逼近,松弛有道……一开始动了心后又怕扰乱小师弟时的隐忍,明白对方亦有情后的以退为进,第一晚过后坦然自若满朝堂春风满面的“代请假官宣”,听到小师弟的妹妹原来是童养媳后拐了九十九道弯的让长辈给妹妹介绍男子...然而所有这一切心计手段,其实从始至终都稳稳立于王子丰对师父傅渭说过的那句话之后:
“我只要知晓,他想做何事,我都会顾着他,为他扫平前路波折,为他荡清身后烦忧。如此,不就好了?”
师兄王溱王子丰,官场上能立于不败之地,爱情上...撩拨得心仪的小师弟一颗直男心最终牢牢落于师兄的掌心,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现在的耽美文,大家懂的,一点点颜色都没有的。其实我觉得这种才是最考功底的:接吻,落衣,吹灯,...,第二天清晨。只有寥寥数字,作者将这个过程写得含蓄,撩人,那是在光影流动之间,暧昧丛生的文字和意境(不过我把本来就不多的和谐场景的其中两段摘下来给朋友看,她却觉得超级平淡完全无感...所以意境这个东西,可能还是要看个人和脑洞发散的吧,汗)。
“
王溱牵着唐慎的手,来到桌子旁。他细心地铺好宣纸,又研起墨。
“小师弟,为它命名?”
唐慎望了他一会儿,又转首透过窗户,看向那块嶙峋的太湖石。
许久后,他提笔写下两个字。
『温玉』。
字是王子丰亲手教的,虽说走出了自己的风骨,但深处却无一不是王子丰的味道。
王溱看着这两个字,心头大震,他研墨的手停住了,抬头问道:“温玉二字,出自何处?”
唐慎望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道:“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王溱大步上前,一下子拥住了他。他将唐慎拥在怀里,声音低柔,仿若春夜里拂过群草的晚风:“可是一下衙就来了这里,竟然还穿着官袍。”
唐慎:“师兄送了一枝芍药于我,想来有话要与我说。”
王溱轻轻地笑了:“官袍多有不便,我为小师弟宽衣如何?”
唐慎手指一紧,他默着不吭声。王溱牵着他的手,带他来到床前。他解开唐慎的腰带,脱下深红色的官袍。当他的手即将解开唐慎的衬衣时,唐慎一把拉住他的。
王溱抬首看他。
“我心中有诸多事,为师兄,为许多人。”
王溱轻轻吻住了他:“而我的心中,唯有你一人。”
唐慎怔怔地望着王溱,不自觉的,他放开了按着对方的那只手。
窗外池塘流水,风入竹屋,吹起地上散落的衣物。床幔被王溱早早地放下,只听一夜曲声未曾停,欢喜愉悦至极。”
王子丰其实早早在小师弟还不知道他的时候,就知道了唐景则。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王子丰对唐景则有了极深的印象,然后初见时小师弟自以为机灵的笨拙小心机,又叫人生生看出了灵气,生出了探究。一步步,心思越来越深,缠在手指间,绕在心尖上。此文中没有对当下社会风气进行太多的背景描写,也几乎没有写到如琅琊王氏那样庞大的世家如何对待家中二十八九还未婚的政坛顶梁柱,长辈友人同事均没对此做出太大反应,政敌也未曾以此为由进行攻歼。其实这么写虽无赖到也好,反正都是架空,如果要再在这个上面多着笔墨,又要多出苦大仇深的线了。因此,这文的爱情线看得人极其舒畅,着笔虽淡战线虽长,但师兄的撩人若有似无中其实始终坚定,小师弟空有一颗政坛新星的直男心,抵不过你来我往中的情根暗种,等明白师兄的心原来如此之后,三两章就落定,再无纠结。
除了以上,文中出现的各类人物都各有风姿,各显风采。能说出“景则,你之眼前是浩瀚汪洋,而朕,永远是尔等身后之一叶扁舟”的皇帝,你说他孤寡自私倒行逆施弑兄逼宫,但就如唐景则所言,赵辅是个好皇帝,是他心目中的一代明君;李景德,有胡须时是大辽皆惧怕的大将军,剃掉胡须后一枚眉清目秀的俊俏儿郎;还有人人都怕的大理寺傲娇少卿苏温允......在文笔间,时空中,在那个时代里,一位位文人,学士,将相,甚至还有想度皇帝的高僧,各个风华绝代各领风骚,有的一身傲骨,有的胸有沟壑。
笔墨,文字,真的好有魅力和力量啊,这样的情结,那样的人物,统统绽放在手下,莫晨欢这位作者,我从此粉啦! 哎呀,我觉得比我写的透彻多了,更好了。握爪呀同好~ 楼主你好会写啊
粉了粉了 刺客无名 发表于 2019-11-12 16:49
哎呀,我觉得比我写的透彻多了,更好了。握爪呀同好~
:$我昨晚才熬夜看完,刚才PO了之后才发现我上面居然已经有了一篇这文的书评,哈哈 激动!!紧握爪紧握爪! 兮修 发表于 2019-11-12 16:54
我昨晚才熬夜看完,刚才PO了之后才发现我上面居然已经有了一篇这文的书评,哈哈 激动!!紧握爪紧握爪 ...
deidei,我也是周末加熬夜看完的。看的特别舒畅 都是很认真的啊,我就是看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