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er_9781 发表于 2017-8-14 12:03:50

【书评组】一出笑中带泪的轻喜剧——评《小鱼吃大鳝》苏俏

本帖最后由 yinger_9781 于 2017-8-23 22:55 编辑






http://enjoyreading.to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43&highlight=%D0%A1%D3%E3%B3%D4%B4%F3%F7%AD

一出笑中带泪的轻喜剧——评《小鱼吃大鳝》苏俏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看小说喜欢挑长篇看,喜欢在人物情感冲突之处细细品味,喜欢根据作者留下的蛛丝马迹去勾勒人物全身像,喜欢根据作者设置的处处伏笔来寻找所照应的情节,据此推测下一步的情节走向。而想当然地认为中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的局限,难有佳作。直到有一次,朋友向我推荐蝴蝶的小说。兴致勃勃的我点开网页一看,发现她的小说大多一两百k,在我看来,这样子的容量,小说大概刚开头便煞了尾吧。
   可是,就在那些短小的文本里,一个个故事争相涌向我的脑海,在这些故事里,剑客不再冷血无情,穿越者不再无所不能,皇上王爷不再睥睨一切,魔界人士不再令人胆颤,花妖不再妖媚狠毒......他们皆沾上了烟火气,他们的故事读来是那么的可亲。但是这些故事又不是空中楼阁,因为故事的角色虽各种各样,但是因蝴蝶放大了这些人物身上普通人的特点,人物便具有了人情味,文章读来便也让人满怀希望、充满温暖。
      这本苏俏的小说读来也让人充满了同样的感受,所不同的是,由于作者运用了漫画式的描写手法,作品还透露出浓浓的喜剧的甜味和淡淡的讽刺的辛味。
       长篇小说比中短篇小说易写,长篇小说有大量的篇幅足够情节铺陈、设置一个个悬念、埋下一个个伏笔,以及人物的曲折情感变化。但中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的限制,写作者的上述写作技巧无法完全施展开,局促之间,小说容易显得不伦不类。可是苏俏聪明地避开了中短篇小说写作的短板,将漫画式的描写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
      漫画式的描写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抓住人或事物的某一特征,运用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来表现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手法。文中的皇帝和他的弟弟延王爷在此法的渲染下,形象跃然纸上。
    故事开头,女主人公的喜轿一到宣家,宣家就被查抄,下令者是皇上,执行者是延王爷。延王爷谐音阎王爷。阎王爷,在我们印象中,是一个凶神恶煞之人。而我们这位延王爷的出场,便有一种虚张声势的可笑。面对拎不清硬要入门的新嫁娘,他不是像往常官员那样显摆官威,而是“决意以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让对方知难而退”,延王爷当然吼得石破天惊,可我们的女主人公却根本听而不闻。也或许他认为大声怒吼就是显官威吧。他干过许多趟抄家杀头的事,以往可能他只要往那一站,手下的兵士便会一拥而入,被查抄的人家便也会如秋风中的落叶般顺势委顿下去。这次遇上这位女主人公是个意外,局面变得有点难以控制,他的外强中干显露无疑。但我一点也不讨厌他,反而觉得这样的他显得有些天真,是难得的真实。在描写延王爷时,作者着眼于他的内心独白。小说中,他的出场是一番内心独白,抱怨着皇帝老让他干些抄家杀头之事,在小说的后半程,他又出场了,这一次,他不是抄家,而是向宣家致歉,并希望他们能解救已被围困的京城。这里,作者再次描写了他的的内心活动:埋怨着皇帝的不靠谱,自己常做的就是跟在他身后背锅、擦屁股。虽然,从这些心理活动中,从王爷的言行举止里,我看到了王爷的盲目从兄,王爷的无能,但我更看清楚了皇上的庸碌无为。
   一本优秀的小说,在整体上,往往由两个层面构成,一个是叙事层面,一个是辅助层面,在人物塑造上亦是如此。小说中皇帝和王爷的出场方式不同,并不是直接登场,而是经由作者一系列侧写,皇帝在未登场前,便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毫无建树的形象。被自己的亲弟弟逼得走下皇位,颠沛流离。历史上被逼宫的皇帝好歹身边还有一批忠臣、忠仆、侍卫就更不必说了,且看他,逃亡之际,身边仅剩一个吕公公,一个探路先锋延王爷。但这两人靠谱吗?吕公公后头试图卖主求荣,而延王爷只会对皇上言听计从。可见,皇帝身边并无可用之才。可以说,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在山穷水尽之际,写给王爷的所谓密旨竟是毫无价值的赏景之词,他也会关心民情,但是只会凭着一腔热血带着受苦百姓勇闯知府,最后反遭牢狱之灾。皇帝在辅助层面上的呈现为接下来在叙事层面上,他的正式出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叙事层面上,皇帝在与师爷的你来我往中出场了。小说中,师爷为了请走皇帝这尊大佛,用腾出位子给山匪的谎话骗得皇帝喜笑颜开,并转身活学活用在宣家身上,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之前对宣家的绝情做法。皇帝傻吗?其实一点也不傻。他把“独善其身”表现得淋漓尽致。“天下苍生”这四个字,可能只是在他当年登基时闪现过他的脑海。其实,这便是中国历史上众多帝王的写实,苏俏只不过用放大镜使封建帝王的缺陷无比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有趣的还有作者对押送官吏新科武状元扁轲的描写。前一秒还在对宣府众人“皮笑肉不笑”,后一秒便被宛氏的美貌倾倒,呈现“羞答答”的情状,后来甚至看到美人擦汗,还提议众人在阴凉处歇歇,“不要晒黑了皮肤”。得到属下“真实一位体贴的大人”的交口称赞。看到这,我忍俊不禁,他的属下们明明皮肤已是黑得不能再黑了,这称赞是真心还是违心已不言自明。是武状元不懂为官之道吗?一个武状元在官场还未浸淫多少时日呢,便耀武扬威,丑态百出,这其实也是当时官场的写实。欺上媚下的官员,乐于装傻的皇帝,整个国家乌烟瘴气。
与死气沉沉的官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流放后的宣家,确切一些,是女主带领之下的宣家众人。自流放途中女主展示了她的高强武艺之后,宣家众人自抄家之日而起的萎靡情绪得以消减,希望渐渐萌发,就算流放之地环境是难以想象的恶劣,他们也有信心,终能过上平淡温馨的小日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尽管前路漫漫,但众人合心,多险峻的山峰都不在话下。

    小说亦庄亦谐的语言,漫画式的描摹手法,在给人带来欢笑的同时,也使人静静地沉思,让人感到淡淡的心酸。虽然这是一出好看的轻喜剧,但是还难免留了些遗憾。比如,毫不出彩的结尾。作者以女主夫妻的甜蜜斗嘴收束小说。看似最后宣家过上了权臣的日子,但实际上还是处在皇帝的掌控之中,皇帝虽说现在对男主姑姑专情无比,但是他那不靠谱的性子实在是太深入我心了,万一他哪天惹事精上身,宣家不又回到从前了吗?小说题目《小鱼吃大鳝》,小鱼即女主鱼端静,大鳝到底是什么呢?从作者的结局来看,大鳝是男主,从这个角度来看,结局将小说生生定义成男女主的小情小爱,文章的格局一下子变小了,实在是败笔。从小说大部分篇幅来看,作者可能是想将皇权比作大鳝的,如果这样看来,小说的主题便是一个小小女子给皇权带来重大冲击。这个主题虽然看着有些荒唐,但是细想一下,这不正是用此篇小说常用的漫画式描写手法一以贯之吗?这样看来,这个主题便显得合情合理了。
评分:4.2



小井 发表于 2017-8-14 13:28:33

看完颖儿的书评觉得自己看的简直是囫囵吞枣,惭愧

yinger_9781 发表于 2017-8-14 13:47:03

小井 发表于 2017-8-14 13:28
看完颖儿的书评觉得自己看的简直是囫囵吞枣,惭愧

:$小井,其实这个短篇从表面上看就是一个欢喜冤家由斗嘴到定情的故事,我只不过抓了其他人物多解读了点。

小井 发表于 2017-8-14 14:00:11

yinger_9781 发表于 2017-8-14 13:47
小井,其实这个短篇从表面上看就是一个欢喜冤家由斗嘴到定情的故事,我只不过抓了其他人物多解读了点。

你分析朝堂的部分很到位,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虽然很短,故事都来不及铺展开,而且朝堂文加入武侠元素会显得很不伦不类,但是作者漫画式夸张的笔法下面,对朝堂中的一些人性关系抓的还是很准确,有点像《鹿鼎记》给我的感觉。

冰雨心晴 发表于 2017-8-14 14:38:46

分析得很到位,我看这本都没过脑子,很快就看完了

yinger_9781 发表于 2017-8-14 14:52:21

小井 发表于 2017-8-14 14:00
你分析朝堂的部分很到位,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虽然很短,故事都来不及铺展开,而且朝堂文加入武侠 ...

小井,你说得真好。作者规避了在朝堂文中加入过多的武侠元素,她巧妙地将故事的重心放在流放途中。由此也可见她具备一定的写作功力呢。

yinger_9781 发表于 2017-8-14 14:56:31

冰雨心晴 发表于 2017-8-14 14:38
分析得很到位,我看这本都没过脑子,很快就看完了

大概作者本意也是写一篇轻松文吧。我第一遍看时也就得没啥值得品品的,可看完仔细回想,发现了一些东西。哈哈,也许是我想多了呢。

小井 发表于 2017-8-14 15:12:59

冰雨心晴 发表于 2017-8-14 14:38
分析得很到位,我看这本都没过脑子,很快就看完了

握手,我也没过脑子

紫莹 发表于 2017-8-14 17:22:38

短篇小说看得比较少 谢谢楼主的书评推荐 决定找来看看~{:4_101:}

哆沄 发表于 2017-8-14 21:43:25

很难得我看完了,不想错过老师的书评,别的我不会说只觉得写的很棒~!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书评组】一出笑中带泪的轻喜剧——评《小鱼吃大鳝》苏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