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爱,最后的爱——评《被前任看见一个人吃火锅》 这是一个关于破镜重圆的故事。故事始于一对大学恋人分开后的一次重逢中。彼时,女主角叶阳正独自一人准备在火锅店大快朵颐,而带着现任女友的男主角张虔正向她走去。命运安排他们的人生在九年后再次相交,这次是再次擦肩而过,还是重续前缘呢?
迫不及待地翻至结尾,看到手握结婚证书的他们时,我不禁长吁一口气,目光停留在女主角的一句感叹上——没有重新在一起时,只觉得所有错过,都是必然,避无可避。当时,只看了开头的我并不知道,这一句看似平淡的话语背后其实饱含了横亘了九年光阴的辛酸和无奈。
她第一次遇见他,是在打工的咖啡馆里,他排在她收银的队伍前,她一抬眼便对他心生好感,他亦然。那时的他相信爱情就是双方初次相见的灵光乍现。于是,一番热烈的追求猛烈地向她袭来。于寻常女孩而言,早已被他攻陷,可她呢,对他似乎是温柔中带点疏离。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她面对他时内心的自卑。从小城市考到大都市已一年,虽有着不俗的相貌和成绩,但是在光鲜亮丽的室友间,她仍觉得自己是乡巴佬,更别提面对仪表堂堂,出身艺术世家的他了。所以,她总是拒绝他去打工的咖啡馆等她,她不想让他看到自己的为生活所逼的窘迫;所以,她总是会在他盛情邀请后进行相应的回请,这种看似撇清关系式的举动,其实有她不想让他看轻自己的考量;所以,热恋时,她总是一句情话后跟一句相反的话,这看似矛盾的行为其实潜藏着她对这段恋情的不安和决绝。
不知情的旁观者或许会认为她冷静、清醒得可怕。不可否认,得益于良好的家庭环境,他待她并无身份、地位的偏见,他带蜗居狭隘一角的她领略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使她原本贫瘠苍白的人生色彩斑斓起来了。但也唯有她明白,俩人间的门户差距不仅造成她物质上的自卑,还有精神上的自卑,她更害怕自己如吸血虫般的原生家庭所带来的自己与他为人处世方面的差异,最终会击败这炽热的情愫,情到浓时,他的一句结婚承诺也被她认为是错觉。她的自卑和怯懦在与他的朝夕相处中与日俱增,最终在听到他并未反驳朋友对她的偏见时,原本脆弱不已的爱情城堡便被一击即毁,她匆匆结束了那一场戛然而止的恋爱。
当他再次提出结婚意愿时已是九年后了。他们的破镜重圆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而多年前他们的分开在旁人看来倒是合情合理的。在旁人看来,尽管他们相爱,可怎么也拼不过时间,拼不过家庭差距带来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差异。旁人的分析不无道理,尤其是对于九年后临近而立的他们而言。文中的男配叶未匀原本对叶阳好感十足,但大多数时却在犹豫,原因有二:一是叶阳并非本市户口,二是叶阳糟糕的原生家庭让他担心承受不起。不能说他私心重,放眼现代都市男女,在谈情说爱时,早已褪去了当初校园里的青涩外衣,在付出真心前便会算计成本,甚至在确立关系前便会针对双方条件权衡利弊。也因此,叶阳和张虔的再次结合之路道阻且艰。
如果说形成恋爱功利主义的社会大环境是他们复合路上的一大险阻的话,那么她与他之间的心结,九年前两人分道扬镳的根源便是他们复合路上的另一大障碍。
自那次重逢后,过去被压抑的不甘心便占据了张虔的心,渐渐地,他发现在工作中不免和她接触的自己变得不再沉稳,和现女友犹如一潭死水般的相处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年轻时为爱跳动的心,于是,他谋篇布局,为着再次尝到爱情的滋味,感受到对生活的热情。看到此时,我不禁担心起叶阳,浸淫社会已久的她会再次让理智压到自己的情感吗?她没有让我失望,在经历了最初的逃避和怯懦的心理之后,她意识到自己无法放下张虔,决定勇敢面对,对他说出重新开始的建议。尽管前路漫漫,但也与三十而立,求稳不求变的大多数人不一样,这一次她选择毅然选择了一条十几岁时避而不走的荆棘之路,选择了与过去怯懦、自卑的自己告别,选择去实现新的自我。因此,她向张虔坦诚过去自己的短视,也因此在他想退缩时上前一步,逼他一把,更逼总是逃避的自己一把,活在当下。尽管现下的他们之间仍面临许多问题,但恋爱、婚姻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妥协、不断包容的过程啊。
很多看过这本小说的读者认为这是一本现实向的都市言情文,我深以为然。没有大多数都市言情文中矢志不渝的悲情男配,也没有完美无缺,整日只知风花雪月的男女主角,只有残酷的职场角力,还有平凡男女婚恋时面对的严苛现实,更有作者给挣扎于其间的我们照亮的一丝微光。我想,这便是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吧。
当然,这部作品还有些不足之处。小说中出现的电影《我去往你的世界》,其中的男女主前期分手的原因和小说中男女主人公有着相似之处,可后面的发展和本作男女主不知有何关联?如果仅是最后复合的结局一致的话,那提这部电影的意义并不大。但不得不说,这处设计原本很匠心,如果将这电影情节稍作改动,并使它成为小说男女主角情感转变的催化剂,便会为小说增色不少吧。另外,还有一处情节也考虑欠妥,小说将近尾声时,作者用女主角的一封长信化解了两人之间的矛盾,顺便也呼应了前文几处伏笔。私以为,信件内容不必一一展示,取其精华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