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报恩·相守——评龙门说书人《蝴蝶不上班》
自《青木瓜之味》起,我迷上了龙门说书人,感觉她总能于妙笔轻扬间,便能用充满灵性的文字,讲述出隽永有味的故事。这一回,她写的是两对有情人的故事。
一般来说,一篇小说中往往会于男女主人公之外,再牵线一对或几对有情人。这些配角大都与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肩负着催熟主人公情感,推动情节发展的重任,但在《蝴蝶不上班》的两对有情人里,除了男配傅襄是男主齐越的表哥外,他们并无其他关联。既然如此,作者为何要将乍看关联不大的两对人物穿插入一本小说呢?
带着疑问,我重读了一遍小说,似乎寻到了一些端倪。原来,这两对有情人的故事皆有着共同点:报恩。配角裴钰多年后得知,曾和自己有过一面之缘的傅襄给自己介绍过角色,改善了自己当时窘迫的境况,于是和傅襄开始有了交集;而另一边,女主丛云在大学期间给军训罚站的男主悄悄递过水,多年后无意知道实情的男主已经在无微不至地照料患病的她了。
“报恩”这个经典桥段在中国古典小说已屡见不鲜。比如《聊斋》,而最广为人知的要属《红楼梦》的木石前盟了。巧的是丛云送水,齐越多年后还恩颇有些像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之间的结缘,只不过和《红楼梦》传说人物的性别颠倒罢了。由此观之,不管是女配报男配恩也好,还是男主还女主恩也好,都笼罩着佛教的色彩。作者用佛教的因果关系牵系起角色的姻缘,使得这两个故事弥散着神秘之味。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既然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报恩的,那为何作者不只选其一呢?细细观察之下,你会发现,男配傅襄个性平淡沉稳,女配裴钰辗转生活,如风中蓬草;女主丛云静默淡然,男主齐越好热闹,活得繁花似锦。配角这一对男方好静,女方好动,主角这一对女方喜静,男方喜动,这截然相反的个性安排必然衍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故事走向。此其为同时安排两个故事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大概和书名“蝴蝶”有关。蝴蝶所指为何?文中丛云说过这么一句话:“蝴蝶也不上班,天生天养。”这句看似豁然的调侃之言其实暗藏着女主的一段辛酸过往。父母早逝的她,早年和哥哥丛振相依为命,长大后兄妹虽天各一方各自求学,但也时刻牵挂着对方,可好景不长,在丛云大学毕业那一年,刚刚学成归来的丛振因车祸而亡,这一巨大打击使得丛云的精神受到了损伤。如果不是齐越时不时地来找丛云叙旧的话,她早已在那一年选择自戕,仿佛一只蝴蝶,在破茧后振翅而出后短短一瞬,还未来得及触摸这斑斓的世界便想引颈就戮,结束短暂一生。丛云自比蝴蝶不仅意指自己曾在至暗时刻差点蝶化消沉,更指自己从煎熬中羽化后再次蝶变的涅槃。
文中女配裴钰第一次正式登场是在一个山坡上,只见她“头发挽着,耳坠子闪着钻,在光影里一会隐一会现,凤尾竹的斑驳就像蝴蝶一样,落在她脸上。”寥寥数笔,一个鬼魅如精灵般的女子跃然纸上。虽然外表似蝴蝶般光彩炫目,可心却已千疮百孔。上学期间,父亲因破产跳了楼,在早班公交上,她抱着冰冷的骨灰盒子,心中惶惶然。糟糕的事接踵而至——没过半个月,母亲便疯了,被送进医院,每个月上万块的医疗费强压在她肩膀上。大学毕业后,几千块的薪水根本是杯水车薪,她不得不走偏门,辗转于公子哥间费力讨生活。她的自画像是一半平淡一半扭曲的双面人,在滚滚风尘中,她苦守着本心。作者将她与蝴蝶作比,一面是因着她靓丽的外表,另一面因着她虽身陷泥淖,但不沉沦于纸醉金迷,仍一次又一次的奋力振翅,向着光亮而去。
文中两位女性角色虽都以蝴蝶为喻,但作者赋予了她们不同的精神内涵,此为两个故事并存的原因之二。
由此观之,两个故事各有看点,可作者并非对其平均用墨,她为何更偏爱丛云、齐越这对有情人呢?
还是从作者描写他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在旁人看来,丛云是个古怪人,年纪轻轻,过着灭绝师太般的日子。常年不出门,为图省事,夏天剃光头,冬天蓄短发,性情也有些刁钻,不喜欢讨人高兴,再加上孤女的身份,人们大都对其绕道而行,可是偏偏面如朗月,家世良好的齐越和她气息相投。旁人眼中的他,性子跳脱,不甘寂寞,不俗的皮相和家世颇有些吸引蜂蝶,丛云和齐越一个如地上尘埃,一个如天上云彩,两人毫不匹配,怎么就在十年光阴里结下不解之缘呢?
他们其实都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丛云至今仍记得,大学期间,两人逃课去看碑林,他解释“思念”的“思”——用竹子削成武器,驱逐野兽,讲过世的亲人埋藏在田野的中心。自那以后,无论他在别人眼里是如何荒唐,在她心里,他始终是一个有心肝的人。她喜欢他像鹿一样明亮的眼睛,喜欢他身上本真的气息,那种纯粹,既不接近傲慢,也不接近谦卑,言行有种自然的舒展,没有被世俗所侵蚀。齐越欣赏丛云身上无意流露的天真之气。有一次,他故意对众人说自己挂科,只有从云细心询问情况,并为他做了二十多页的题目答案摘要,他知道她的家境,常常兼职的她定是挤出时间为他做这一切的,他感动于她的诚挚。看似玩世不恭的他似乎总是人气很旺,但当他无事生非时,搅风搅雨时,她们都躲远了,停留在原地的只有她,他感动于她的真心。
除了善于捕捉对方的闪光点,他们也乐于接受对方身上没于黑暗的一部分。靠本能生存的她不同于父母精心浇灌的他,她的眼神像逮兔子的老鹰,锐利生风,她有种聪明的狠劲,在看清哥哥合伙人的险恶用心后,她冒着当老赖的风险,死守着哥哥的股权;查清当年害哥哥殒命的车祸肇事者,她步步谋划,直至他生起毛骨悚然之感;她还有种卓然的清醒,明白别人接近她所求为何,没有期待,便也不会失落。而这一切,齐越都知晓。他坦然接受她淡然平静面貌之下的乖戾。而她早已看清他喜好热闹之下的那颗孤寂敏感的心,她理解他的自恋,他喜欢考验别人真心的行为,她明白在别人眼中他不求上进其实是他的量力而行,她悦纳他的一切。
然而,两个人家世、处世如此的不同,怎么可能不产生龃龉?裂痕一道道产生又一道道修补。两人一点点尝试着为对方改变:她敛去身上自由的气息,暂作庸俗的可人儿,他告别奢侈的作风,过起了简朴的生活,当新的问题产生时,两人有一点点调整、磨合。丛云把这调侃为降心随俗。最终,两人摸索出一条令彼此心悦的相处之道。难忘作者勾勒的两人休憩时的两幅剪影:夏夜,齐越在落地窗敞开的餐厅,喝着冰镇的香槟,听着英文歌,看着丛云在泥地里挥舞铲子,栽种各种菜苗,有时,他也会参与其间,不亦乐乎;灯下,两人一起临摹城市地图,描画所住城市的过去和现在,感叹沧海桑田,有时,他也会俏皮一下,在王宫旁边标上王墓,宣布一个王朝结束,她也会在他介绍新标大楼的历史时,忍不住插嘴,笑谈要买一栋大厦,微黄的灯光下,两人相视而笑。这境况颇有“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意趣。我想,这边是爱人间最美好的境界吧。
反观另一对有情人傅襄和裴钰的相处便觉局促不少。当得知傅襄雪中送炭的援助时,裴钰不是不感动,不是不心悦,但她在他面前始终低垂螓首。他是纯洁无瑕的,高不可攀的,而她呢,虽奋力求生,守住本心,但在他面前,她却自觉自己是模棱两可的,混浊不堪的。她像一个小心翼翼的食草动物般躲避着他的追逐,和他的相遇以至结合仿佛一个一碰即碎的美丽梦境。如果不是他后来千里迢迢的追寻,想必这一对只会遗憾错过吧。
相爱并不难,但可贵的是悦纳对方,包容对方,相互磨合以至融洽无间。
和《青木瓜之味》一样,在《蝴蝶不上班》的人物中也能寻觅到作者的心影,其实不只作者将自己隐没文中,作为俗世凡人的我们,还能从书中的吉光片羽中发现似曾相识的某段经历、某个瞬间。我想,《蝴蝶不上班》不仅是为了呈现两个女性角色所选择的生命状态,更是为着我们这些观者,能否从这些触动自己的瞬间中汲取能量或欣然前行或勇敢面对而后逆境重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