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er_9781 发表于 2017-7-26 12:53:59

【书评组】 华亭鹤唳讵可闻——评《鹤唳华亭》雪满梁园 4.7




http://enjoyreading.top/thread-5760-1-1.html
华亭鹤唳讵可闻——评《鹤唳华亭》
鹤唳华亭,即为华亭鹤唳,这一典故可追溯至西晋,《世说新语》有言:“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本受成都王重用的陆机,受命讨伐长沙王,无甚作战经验的陆机本想请辞,在遭拒后,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后遭奸人所谗,被诛。临行前一句:“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既有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意,又有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意。
   “华亭鹤唳”还被诗人李白用在《行路难·其三》里,“华亭鹤唳讵可闻, 上蔡苍鹰何足道?”一句表露出诗人对于陆机、李斯殒命政治的不满,而在前句,他也不认同许由、伯夷等人的弃世。李白本就是一个追求适意人生的人,弃世和济世过深都不是他的人生理想,他向往张季鹰快意为官,而又适时隐退的理想人生。可现实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所以,虽有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恣意时候的他,在见识了官场政治的险恶以及发现了自己终究不被重用之后,“自请还山”。
   李白四溢的才华虽没被君王赏识,但他最终逃离了令他深厌的官场,而如果有一人深谙政治的黑暗,却也逃离不了,只能不得不在皇上和朝臣的政治夹缝里艰难求生呢?
   这个人便是此书中的太子。谁能想见,这个着锦衣华服,尝尽珍馐的皇储,最后是在宗正寺那个阴暗的房间里了断一生呢?当我目送着他的背影一点一点被黑暗所侵蚀,不禁在想:在他闭目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是后悔来这世上走一遭吗?还是在目送心中的华亭鹤唳呢?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太子定权在殿上行走的常态。早年失恃的他备尝世态炎凉,初接触他时,我以为他是一个可怜之人。在一次家宴上,其他弟兄皆自然惬意,反观他,一会被皇上嫌弃着公服,一会被皇上斥责礼数不全,一顿饭吃的是如鲠在喉。怪道皇上之后寻个由头在大堂之上责打他,他会腹议“这不公平”了,这声“不公”不只是为着皇上亲疏分明的态度,更是对自身遭遇鸟尽弓藏的悲叹。彼时的他犹如太子林的那株亲手种下的树,细瘦得令人怜惜。如果他仅是如此,如果他一直是如此的话,那么他的最终逝去只会留人一声唏嘘。他一直是聪颖的,机敏应对来自于朝堂之上的明枪暗箭,他更怀有一份仁爱之心,这是他自持的道义,他本可以利用在前线作战的舅舅,将战事拖延下去,为自己的朝堂之争博得有利时机,在他的谋臣如此建议时,他断然拒绝,“怎可为一己之私,令千万子民落入虎狼饕餮止口?”这是当时年仅十七的他掷地有声的质问,尽管他仍因为耐不住性子,露出过多的锋芒,身上,心上的伤痕一道道增多,但这颗赤诚为民的心,有如暗夜中的火炬,为他照亮前进的正确之道。
我曾误解了他,那声曾在棍棒之下压抑而出的“不公”不只是慨叹自身的遭遇,还有着为那些在疆场杀敌本该接受褒奖的将士,却遭受朝堂那些饱食终日的小人离间而鸣不平,更有着想为无数黎庶讨公道的心声。

皇上难道不清楚这些?放任自己和臣子将所谓的“不公”延续下去?非也。那些圣贤书不是白读的,多年前,他也身处不如太子的地位。眼下太子的处境多年前他也感同身受过,可为何,他对待太子,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此冷漠?为何,在朝堂之上他冷眼旁观佞臣污蔑顾将军?陷功臣于不义?在看小说时,我不停地问自己,在小说中,太子的竞争对手定楷也曾有如此疑问,他认为皇上的帝王术用在太子身上过了。对此疑问,我终是在文中寻得了答案:“权臣”。这顶沉甸甸的帽子被扣在了太子的头上,也堵在了我的心口。简言之,因为权力。所以终其一生,太子几乎没有得到皇上的半点亲情眷顾,所以终其一生,他只是皇上的一名臣子;也因为权力,皇上在朝廷上两虎争斗时,他爱作壁上观,坐收渔翁之利,也因为权力,皇上布置了一次又一次的棋局,人人皆可为棋子,甚至他的嫡妻、他的亲儿,他一次次落子无悔,权力逐渐尽收手中。
皇上何其自私!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他并不是昏君,他的治下算是海清河晏。但他何其孤独!成年的儿子一个接一个牺牲在宫斗之下,在一场又一场的权力厮杀后,唯有他是最后胜者,唯有他一人坐拥权力。某天,早朝时,茫然四顾,曾经儿子们立着的位置上,是新的面孔,四周朝臣中的老面孔或隐退或遭诛杀,那时,便会有一种寂寞之感直冲他的脊梁骨吧。这便是“高处多悲风”吧。
试问,谁不爱权力?权力就像一尾美女蛇,一般人一旦沾染,再难逃其诱惑。何况曾处权力中心的太子。皇上调他出京城,他有生以来,第一次饱览了这壮丽的祖国河山,热血在体内沸腾、叫嚣。此次出京,对他而言是个契机,在朝中他已四面楚歌,众大臣权衡利弊,早已做好选择。他就要从离天最近的那个位置跌落下来了。表哥的作为无疑逼得他直面这个机会,他的忠臣的作为逼得他是时候做出选择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对于一个未来的王来说,何尝也不是这样呢?战火暂歇,在层叠的尸体面前,在百姓的悲鸣声中,在这满目疮痍的当下,他似乎意识到自己迷失了什么,擦净了沾染了将士和黎民鲜血的心,他看到了七年前的自己,听到了自己频频呼号的“不公”,他想救赎自己,救赎杀红了眼的兵士,救赎凄苦无助的百姓。将自己从权利的欲海中拔出身来,让天下不再生灵涂炭,这是陛下的天下,更是无数黎民的天下。他不是不知道,做此决定后,成王败寇,不明真相的天下人将会以他为耻,但那又如何,坚守心中的信仰,无愧于心,无愧于天下人便可。

   我们常说打江山,没错,很多版图是靠一兵一卒硬拼出来的,但是,别忘了,我们的历史上还有一群充满仁义之心的人,他们主张兵不血刃,并亲身实践着,烛之武、唐睢、墨翟等,他们并不是历史车轮的推动者,但是他们的道行却扳正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所以,我想,在太子走向那间阴暗的房间时,心里定不会悔过今生,因为,他坚守了心中的道。那么,太子的华亭鹤唳今安在?
   固然,太子生于宫廷,长于宫廷,他的华亭鹤唳也在宫廷。更早些时候,他的心之所安处是母亲,是他的幼小的妹妹。尽管他过早地失去了她们,但是她们留给他的是这宫廷少有的温暖和关爱,那些吉光片羽伴随着他熬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直到,他遇见了她。
一个是艰难求生的天潢贵胄,一个是背负血海深仇的卑贱奴子。这是鱼和飞鸟的爱情故事。当男女主角甫一出场我便预想着这段恋情的种种曲折走向,可是,这种种设想随着故事的进展大都一一落空,这让惯看言情的我颇受打击,可事后回味,又觉得作者的设计颇为合理,毕竟,这两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如此自矜自持,能浪漫到哪去,这样的爱情能波折到哪去?但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是如此的相似,又是如此的相配。

相似的是心态,她对他,一如他对于皇上,她“套住”的是自己探子身份,他“套住”的是儿子的身份,藏住自己年少慕艾的真心,步步算计,藏住自己一颗孺慕之心,步步为营。
   可是情,看不见,摸不着,却是自心而生,它是从你的每个毛孔轻盈飘出的香,让人暖,让人忧,让人念。望着他因罚跪而乌紫一片的双膝,她轻轻一句“疼么”,让他心中蓦然一恸;他第一次为她笨拙的画眉,让她感觉自已有如春日的飞花;在宗正寺的寒夜,他将冰凉的双手伸入她的袖管汲取温暖,如此让人留恋;他的手扶持着自己书写锦绣文章,让她如此倾心。他们相互抗拒过,相互警醒过,可是仍阻止不了他们相互靠近。

      他们没有过相互承诺,没有过畅想愿景,因为他们深知,他们或许活不到迎来圆满的一日。他们悬殊的身份,凄凉的遭遇早已为这段不该产生的感情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她曾说:“一个女子,不可轻易在人前落泪。若是那人有心,便不会惹你落泪,若是那人无心,落泪有何益,徒然失了自己的尊严。”在后来与他相处的日子里,她才渐渐知道,泪不止为负心人而流。

    那次流泪,他沉沉睡去,她回味着他述说的年少的孤寂,不禁泪涔涔,皇室贵胄也是普通人,也向往着缺失已久的亲情,在那个晚上,她想做一回自己,放任自己的真情流露。

   那一次,她婉拒与他交心。看似坚决的她刚离开他的视线,心便痛得不能自已。她的处境,她的秉性总是在替她自己做决定。在寒冷的冬夜,她只能弯下身子,抱着他曾经种下的小树,仿佛它就是他,大声悲泣,为她自身,也为他。

      眼泪,他青色的眼睛里流出的泪水一次次淌在她的眼睛里,渐次冲去了红色的恨意,终留下了眼睛最初的青色、明澈。在宗正寺那个昏暗的房间前,她第一次在他面前流下眼泪,从她青色的眼睛中流出的泪水,也静静地在他的心间流淌,仿佛在轻轻抚摸他心中过往的创伤,眼泪涌过心中不平的沟壑,将其充盈,远望过去,仿佛包裹着的一粒粒宝珠。在阳光下,那粒粒宝珠折射出过去、现在、未来。一如被她藏在观音宝相背后的画心:两只白鹤,一顾一望,正一同振翅飞上青色的广阔长天。那是他们的天上人间,是他们的永不会忘却的华亭鹤唳。
   雪满梁园,用一支绚烂的笔,用一种古韵悠扬的声调,用一副庄正肃穆的神情,勾勒了,讲述了,描摹了宫廷众生相。或许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因为对于一部优秀的作品而言,无论它是讲述古代或是而今的故事,里面都暗藏了一个与你心灵沟通的桥梁,苦闷犹豫的你,踌躇满志的你,奋勇向前的你都能从中找到坐标,瞄准心中的信念,快乐出发。华亭鹤唳讵可闻乎?可,于心焉。




小井 发表于 2017-7-26 13:42:54

老师这个月大爆发~~
对你刮目相看了

yinger_9781 发表于 2017-7-26 13:48:28

小井 发表于 2017-7-26 13:42
老师这个月大爆发~~
对你刮目相看了

正好有你们推荐的好书看,我也有点时间,趁没写厌烦前多写点。哈哈。

小蜜蜂 发表于 2017-7-26 13:53:46

老师你看书还挺快啊 安利你看上海生死劫可不可以~~~

yinger_9781 发表于 2017-7-26 13:57:28

小蜜蜂 发表于 2017-7-26 13:53
老师你看书还挺快啊 安利你看上海生死劫可不可以~~~

郑念的?好看不?

小蜜蜂 发表于 2017-7-26 14:01:29

yinger_9781 发表于 2017-7-26 13:57
郑念的?好看不?

对 我觉得很好看啊 :P

杯杯 发表于 2017-7-26 14:03:56

老师放暑假就爆发,哈哈

yinger_9781 发表于 2017-7-26 14:07:43

小蜜蜂 发表于 2017-7-26 14:01
对 我觉得很好看啊

好,看完手边的去看,好像曾经也有人向我推荐过这本呢。:lol

yinger_9781 发表于 2017-7-26 14:08:18

杯杯 发表于 2017-7-26 14:03
老师放暑假就爆发,哈哈

惭愧惭愧,平常贡献太少:lol

feishaka 发表于 2017-7-26 15:20:26

本帖最后由 feishaka 于 2017-7-26 15:22 编辑

书评看完了。竟然没有透剧。这个是个悲剧?
我刚开始看鸟人,很好看!!不过我才看20%多些 可能是因为看过你的书评,我一开始就喜欢有着白色羽毛的唐!!这部小说也没有感情线?
最近在看大明王朝1566 看你说的男主太子越发觉得难得,能一心为民一心为将士的帝王官宦真的很少啊,大明王朝里面就是啊,严嵩党做出毁堤淹田的事儿,只因没触犯皇帝的利益就没有得到惩罚,而一心为民的海瑞却与官场格格不入,真是越长大越能看清楚一些问题,也就没有了以前的天真,所以我很敬佩那些能坚持初心坚持底线的人!!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书评组】 华亭鹤唳讵可闻——评《鹤唳华亭》雪满梁园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