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不太符合网文风格的文,更是一篇慢热的文。没有网文的快意恩仇,花前月下,更像一幅那个年代大上海的画卷,有芸芸众生,有世间百态,有家国情仇。慢慢看来,会为景明不值,会为维文生气,会为李公子失落,也会为永福门里所有人唏嘘感叹。
景明,幼年失去父母后,亲情寥落,老夫人为让她成长,放手让她自己去领悟,去经历,那十多年的经历造就了一个冷情通达的大小姐。是自己的,就放手去争夺,要守护的就默默去守护,流言蜚语,各种诋毁,统统不放在心上。来到上海后,拿到了父亲留下的永福门,阴差阳错地也拿回了虞记。虽然世道纷乱,险象环生,却生生地走出了一条路。而付出的是心血,是谋算,更是名声和亲人的憎恨。一路走来,她被人毁谤,被人憎恨,被人算计,却从未有过解释和辩白。懂她的人,自然懂得;爱她的人,自然怜惜;她不需要世间人的理解和爱护,她只是守护着她父亲留下的那一方天地。
李公子其实和景明更相似,他们都有着杀伐果决,都有着坚韧和强大的心,只是他们的路毕竟是不同的。李公子的心里是更大的天地,是坚强的信念,是搅动天下的谋略。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情况下,生死,亲人,爱情,统统都会为了信念而让道。他的人生,他的性命,其实并不是他自己的。所以他根本无法给出承诺,无法陪伴景明走以后的路。两人相识一场,相知一场,然后错身而过,各自在心中为彼此默默祝福,就是最好的结局吧。
卞维文和李公子的性格与做派,正如那个时代,新与旧,过去与未来,完全不同却又互相交织,互相融合。维文的隐忍和退让,充满了中国旧式文人的内敛和含蓄。即使眼清目明,即使分明知道是算计,只要不触及他的底线,他都默默承受,从不辩解和还击。如果说景明的不辩白,只是不屑的话;维文的大概就真的是默默忍受了。什么都看在心里,什么都那样明白,明明有着经韬纬略,明明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却泯然众人得活着。有时候看着维文,我会突然想到电视剧《红色》中的男主。手里拎着菜篮,篮中一条鱼,一边说着要回去煮饭,不然鱼就不新鲜了,一边放下菜篮就开始整个打击日本人的计划,天衣无缝,利剑出鞘。维文也是如此,默默地过着平安的日子,却也会在千钧一发的时候站出来,放手一博,甚至不惜背负骂名。维文是进可以为国为民,退可以爱家守家的人。而他内心更希望的是守护一个家,平安喜乐。所以最后景明和维文走到了一起,景明的强大,维文的包容,大概对彼此都是最好的选择。
而永福门中一个个小家,一个个人,都是如此鲜活。二小姐的痴,三小姐的勇,维武的痞,等等等等,都在那个年代的洪流中活出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未来。非常期待永福门的下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