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就看完了,在古言如此荒的情况下,算是比较不错的文了。 锦瑶自小被抱错,在农家长大。后来才知自己是侯府嫡女,回到了自己的家里。然而父亲虽然找回了她,却因每天忙碌并不在意后宅的事情。而母亲却仍然喜欢自小养大的那个女儿,对她不喜。祖母高高在上也并不在意她。于是小小的她,乍然从农家来到侯府,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知,也只能偷偷躲起来哭一哭罢了。这个时候玉佩精(太子爷)的存在对于锦瑶来说,大概就是最最温暖的事情了。他教她应对家里人,恶意,善意,以及无视;他教她礼仪,认字,和知识;他听她讲诉所有的心里话,想念,惶惑,坚强和努力。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家里,玉佩精是锦瑶最好最暖最大的依赖。而从小跋扈孤僻,看惯宫中冷暖的太子爷忽然发现了世间原来还有这样善良乐观的女孩。她不怨恨故意抱错她并对她肆意打骂的养父母,她也不嫉妒从小锦衣玉食嫡女气派的抱错的女孩。她只想做好自己,乐观面对所有的一切。爱哭爱笑,却又正直执拗。在不经意间,太子爷已经把这个女孩放在了心上。 太子爷回到自己身体后,锦瑶只能学会自己应对所有的一切。她努力,她争取,然而一切却朝最坏的方向走去。祖母只为了家族,父亲亦是,而母亲从不关心。当她不得不为了家族去做妾室的时候,太子爷求来了封她为太子妃的圣旨。成亲以后,锦瑶和太子爷提起了玉佩精,,终于意识到原来太子爷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玉佩精。那个晚上锦瑶痛哭失声,为了她突然失踪的玉佩精,也为了救她于水火的太子爷。 他们的两人世界是如此甜蜜,然而在外的处境却越来越危险。从太子到皇帝,一向不是坦途。这篇文中我最喜欢的是最后的夺嫡之路,真实而血腥。父子,兄弟,在皇权面前不过虚妄。即使是声望再高,即使是毫无错处,即使是军功在身,又如何?太子曾经御敌于外,曾经护卫京师,曾经在皇帝被俘后仍不登基,又如何?弟弟的阴谋,父亲的猜疑,仍将他逼到绝境。最终还是不得不反,拿到至高权位。皇权下,亲情是虚妄,连人性都可以抛却。 这篇文,我喜欢锦瑶和太子爷的感情,也喜欢太子在朝堂,在夺嫡中的应对。前者至情至性,后者至刚至勇。玉在山而木润,玉韫石而山辉,太子爷和锦瑶都当得起谦谦如玉的君子。当然这篇文也有很多不足,锦瑶和太子爷成亲后感情描写有点作;整篇文情节不是太流畅;锦瑶母亲不喜锦瑶完全无法理解等等等等。不过在书荒的时候,确实不失为一篇好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