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不计其庶),就开始看这本,稍微有点不适应。从那样的一种热血澎湃中忽然转入上海的弄堂,浓油酱赤的生活,谈情说爱的烟火气,确实令人稍嫌不适,微感平淡。但是在一字一句的吴侬软语间,在一碗碗散发着冬日温暖的热汤和美食间,在一声声吱吱嘎嘎老楼梯发出的岁月的声音间,忽然心情就沉浸下来,平缓下来,忽然就温暖起来,微笑起来。如果(不计其庶)是心中的理想,那么(苗小姐)就是我们的平常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每一个平凡而可爱的日子。
苗苗与程先生的爱情,其实我没有什么共鸣。两个隔着千山万水,两个混不相干的人,忽然成为同事和邻居,忽然见到了契合自己的另一半,几乎可算是一个童话。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那是程先生为苗苗装饰的新房,是他为苗苗打算的未来,美好到无法想象。
但是平凡如我们,也许这辈子都碰不到这样的童话与感情,就好像文中的减肥。谁又能如此轻易地成功,谁又能如此轻松地成功呢?梦想是美好的,却离我们太远太远。真正让我深有感触的是苗奶奶和苗爷爷的深情。爱情在刚开始的时候,美好地令人心醉。一起看过的风景,一起吃过的零食,一起度过的时光,甜到腻,甜到慌,然而那样的甜却不长久。有多少爱得轰轰烈烈,爱得死去活来的人,最后都惨淡收场?爱就是那点荷尔蒙,忽然之间来了,忽然之间没了,只剩下我们在无望中挣扎不甘,怨怪彼此。而其实谁都没有错,谁都无法怨,不过是一场梦而已。真正能够细水长流,真正能够抵过岁月的磨砺,真正能让人辗转回忆的,是情。在爱慢慢淡去时,在爱慢慢冷静后,在爱陷入柴米油盐后,我们还是在一起,我们还是温柔对待彼此,我们还是心心相印,因为我们心灵契合,因为我们有美好的回忆,因为我们包容彼此。苗奶奶年少和爷爷结缘,那一封封情书,一次次见面,和在一起的年年月月,对于两人来说沉淀了太多太多的情,无法忘怀。所以在失去丈夫后的那些岁月里,苗奶奶仍然写着一封封的信,述说着自己的思念和感情。她相信即使已经天人永隔,她的爱人依然在关注着她,爱护着她,和她在一起。想想那一封封无法寄出的信,想想苗奶奶和苗苗一起去西餐厅吃牛排,想想苗奶奶穿着旗袍坐在家长席里看苗苗唱歌,想想一老一少背着画框去学画,生活就是这样。你认真对待,你努力生活,它一定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即使平凡,即使穷困,即使落魄,你都有自己的风骨,都有自己的骄傲,你都是自己的主人。
怀愫的文章,现言是比较甜的,却也甜出了点味道。喜欢她用带着浓烈烟火气的日常来描写,喜欢她认认真真地塑造每一个人物,喜欢她细腻地讲述每一段感情。不过我还是期待她的古言,还是喜欢看那些自强独立奋斗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