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井 于 2017-3-19 21:21 编辑
【文案】
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后宫里多的是貌美如花的蛇蝎美人。
朝堂上风云变幻,你方唱罢我登场,个个以为乾坤在握。冷不丁,纱帘后慢悠悠的女声响起,咱们孤儿寡母还没咽气呢,戏怎么唱可不是你们说了算。
与其女人和女人斗个两败俱伤,不如携手并进,和男人们分个高下。面如桃李,心似蛇蝎。某朝后宫最臭名昭著的黑.寡.妇联盟就是这样诞生的。
【论坛链接】
《心如蛇蝎》作者:青湘 TXT下载thread-3865
http://enjoyreading.top/thread-3865-1-1.html
【书评】
前言 这位作者青湘不熟悉,没有看过她的书,12年那本《玉阶辞》貌似听过的,也是借的唐朝背景,可见作者对这个朝代的偏爱。 本书虽然一共有四卷,但在古言中着实不算长,几百K,两天就看完了。书名叫《心如蛇蝎》,其实书中也没有哪个心如蛇蝎的人,写了一群既不算好人,也不算坏人的人,塑造人物不片面,不脸谱,是这本书的优点之一。
故事
开篇的布局有点类似刘晓庆那版《垂帘听政》,皇帝宾天,皇后,小皇帝和他的亲生母亲,三个孤儿寡母,和一群虎狼环伺、心怀叵测的肱骨之臣。无论哪个朝代,权力的更替都少不了一场腥风血雨。一度离皇位很近的赵王父子,出身世家、野心勃勃的皇后,和出身市井,没有背景,言辞粗鄙的徐淑妃,三股势力,从一开始谁都不相信对方,拉拢、结盟、怀疑、撕扯,无所不用其极,到最终形成二对一的稳定局面,从而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战争,整个过程写的完整而精彩。尤其是三股势力互相角力的时期,人物的性格,计谋的精妙,对权力的追逐,奠定了整个故事的基调。
人物
作为故事主角的两个女人,太妃徐九英,太后顾昭,让我想起了尼罗的《风雨浓,胭脂乱》中两个女主角,同样是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一个大家闺秀,一个市井泼妇,性格迥异,话不投机,然而两个人都有各自令人值得称道的地方。 顾昭是无情中见有情,徐九英是有情中却无情。一开始的顾昭表现出的完全是一个政治家的素养,面对赵王的拉拢不动心,面对心里其实很不喜欢的徐九英也能维持表面上的功夫,清楚自己的弱势,所以在徐九英和赵王之间左右逢源,也就是帝王善用的制衡之术。在处置该处置的人时也毫不手软,不管那个人多位高权重,或者跟她的旧情几何。然而在东平王兵临城下,向她递出橄榄枝的关键时刻,她却因念及皇帝的旧情而选择当时处于弱势的徐九英母子,连徐九英都诧异她的这个决定。 徐九英是整本书中最传奇的人物,以一介平民出身的宫女为起点,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为整个国家最尊贵的女人之一。除了外挂陈守逸,她本人的性格也是很关键的因素。跟顾昭完全相反,一开始的徐九英是个很接地气的主子形象,好吃懒做,大字不识,跟奴婢们打成一片。姚潜跟宫女私相授受的乌龙事件中,陈守逸建议把她的贴身宫女颜三娘推出去顶罪,她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用她的方法巧妙化解了这件事。这样一个看似有情有义的人,在陈守逸为了她付出所有心血,差点连命都没了之后,她得知了他的心意,却对他说,想要站在她身边,就必须放弃所有的权力,儿子是她最重要的人,如果有一天让她在他们之间做出选择,她一定会选择自己的儿子。面对这样苛刻的条件,陈守逸却甘之如饴的回答:愿守相思店。
最后 其实书中的男性形象也都刻画的不错,无奈的悲剧人物东平王和李砚,一心为国忠肝义胆的姚潜,当然还有身世坎坷、聪明绝顶、允文允武的陈守逸。一直以为以陈守逸的能力到最后一定能反客为主,一展身手,没想到作者为了给一个HE的结局,为了成全徐九英的人物形象,最终还是牺牲了陈守逸。在我看来,这个结局还不如让陈守逸死在那场战争中,青山埋骨,马革裹尸,总好过被剪去羽翼,困守一生。
评分: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