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论坛の平行空间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262|回复: 0
收起左侧

[现代] 【书评组】我和你好像两个小孩子——《爱你就像爱生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6-4 21: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杯杯 于 2016-7-8 17:44 编辑


  原帖作者:tulsi

  【书评】
  王小波(1952-1997),生于北京,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赴美求学,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如果他不是英年早逝,也许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李银河,195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师从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她的著作多关于同性恋、虐恋、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

  知道王小波,好像不需要任何理由。我在读王小波的作品时,突然发现竟然还有一本情书集《爱你就像爱生命》,是1977年,25岁的王小波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后恋爱时两人来往的情书,主要以王小波的信件为主。他们的相爱起缘于王小波写的《绿毛水怪》手抄本,李银河觉得自己应该会跟这个作者有些什么;第二次见面,王小波就问李银河:你有朋友吗?我们做朋友(恋人)怎么样。

  王小波前些篇信件开头总是:你好哇,李银河。前面两人关系未确定,他主要交流工作和生活,涉及到文学作品,诗歌,思想、信仰。从这些信件大概能了解一些王小波作为自由主义者的主张:思想要自由,人格要独立。在这个初期阶段,李银河对他有好感,却不肯全盘接受,觉得他长得不好看。王小波颇不服气地说:“那我到动物园爬行馆去比一比。。。你也不太好看嘛,这样咱们不就扯平了。”

  之后,王小波的信件开头变成:银河,你好。开始各种示爱,各种强烈的对爱的表达:
  “也许我是个坏人,不过我只要你吻我一下就会变好呢。”
  “我们为什么不早认识?那样我们到现在就已经爱了好多年。多么可惜啊!”
  “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还有在我安静的时候,你就从我内心深处浮现,就好像阿芙罗蒂从浪花里浮现一样。亲爱的,你在这里呢。”

  读这些情书,可以看到王小波阅读广泛,古今大家随手拈来,思维开阔,感情真贞炽烈,我想任何一个喜好文学的女青年都会爱上王小波。从现在看,李银河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才会在这辈子遇上王小波,她作为王小波遗孀的身份远远超过她自身的社会身份,尤其是她研究的范畴还那么具有争议。在那时,王小波并没有那么有名气,他们在美国就学期间,依靠着李银河的奖学金过日子。李银河很早就认识到王小波的孩子般率真的性格和喷涌而出的才气。她说,我崇拜他。

  天作之合的两个人,因为一方早逝,一切戛然而止。李银河去剑桥做访问学者期间,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突然发病去世。很难想象,李银河在整理这些旧日的信件时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只要我们真正相爱,哪怕只有一天,一个小时,我们就不应该再有一刀两断的日子。也许你会在将来不爱我,也许你要离开我,但是我永远对你负有责任(我也希望你也负起这个责任),就是你的一切苦难就永远是我的。”之后,失去的苦难,还有旧时的回忆的甜蜜,就由李银河一个人承担了。

  【评分】
  王小波说:“我和你好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
  这本情书集,让我们了解一些爱情中的王小波。5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txt论坛の平行空间

GMT+8, 2025-5-1 02:57 , Processed in 0.0671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